投资巨头加入P2P对投资者是利还是弊?
精彩导读:
人生充满了危险与陷阱,但我绝对不会再害怕了。我会永远记住。要做一个坚强的人。让“坚强”替我扬帆起航,永远伴随我驶向生活的彼岸。
有许多朋友给我们发了信息询问各方面的问题,今天XM外汇将为大家来详细介绍“投资巨头加入P2P对投资者是利还是弊?”。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!原创内容如下:
投资巨头进入P2P对投资人是利是弊?
巨头们做P2P有天然优势
P2P有两端,一端是资产端,另一端是资金端。如果说资产端最好有出身银行、借贷的专业的风控团队,提供优质资产的话,资金端团队最好的人选就是有互联网电商运营经验的人。
因为P2P资金端的获客渠道在线上,非常考验运营团队的互联网思维——用最吸睛的方法(活动、推广、品宣)、花最低的成本,吸引巨额流量和资金。
巨头们做P2P最大的天然优势就在它们有巨额流量。多年发展至今,它们已有大量熟悉(忠诚)用户,并积累了丰富的用户画像,无论是资产端还是资金端它们能够实现精准营销。
比如阿里想做P2P,针对淘宝使用率高,成交量较大的用户做营销就好了,他们资金充足,购买能力强,是潜在的理财用户。
再比如腾讯想营销资产端借款人,也可以针对寻找使用过微粒贷的用户。如果用户按期还款,信用较好,则可以视为优质借款用户重点营销,为他提供更高的额度。
还有如果京东想做消费贷,可以对接京东白条的分期用户。
因为有了成熟巨额的流量,将现有具有忠诚度的用户转化为出借(借款)用户的转化难度相对低,所以说BATJ进场P2P有天然优势。
但它们也是存在一定劣势的,重点在资产端。在消费金融上,阿里和京东因为有商场而有优势。但如果是其他资产,比如车贷、供应链金融等,巨头们是缺失相关经验和积累的。这使得他们要是入场P2P的话,很有可能需要跟第三方资产端合作。
巨头们早已有试水
今年5月,京东旗下100%控股P2P平台小金投进入测试,对接厦门银行存管。测试示例产品“小金投月月投01、02、03”,约定借款年化利率均为5%,期限均为1个月。
但现在打开小金投官网,已显示“无法访问此网站”。很明显京东目前已经放弃这个P2P,究其原因,我们发现小金投的运营主体京东旭航(厦门)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。监管文件明确对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立的网贷机构或新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贷机构,在本次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期间,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”。
小金投的夭折极有可能是因为无法满足本次合规备案要求。但京东的野心,已可见一斑。现在“专项整治期间”不行,未来也还有机会。
如果不局限在100%控股子公司的范畴,腾讯、阿里、京东、百度早已入股了好几个P2P平台。
早在2014年,人人贷母公司人人友信获得挚信资本领投的1.3亿美元A轮融资。其中就有腾讯第一次试水参股。陆金所是腾讯投的第二家P2P公司。2016年,陆金所对外宣布获得12.16亿美元B轮融资,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现身机构投资者之列。
百度入股的是宜人贷。2015年12月,宜人贷登录纽交所,成为“中国P2P第一股”。宜人贷上市前的招股书显示,百度旗下子公司百度香港认购了1000万元新股。
京东入股的是桔子理财。2017年12月,桔子理财母公司乐信集团登录纽交所。乐信招股书显示,京东亚太投资有限公司及其附属机构持有乐信11.9%的股份。
阿里入股的是网金社,直接是网金社三大股东之一。网金社最大的卖点就是背景硬,但是产品起投门槛高,期限长,收益较低。主打高端人士,在投资人中知名度不高,属于非主流P2P。
巨头们入股P2P,仅仅表示巨头比较看好投资的那家P2P,跟直属子公司运营P2P概念完全不一样。简单讲,万一入股P2P雷了,巨头不需要负责,而只是损失资金。但直属子公司雷了,巨头母公司需要承担直接责任。所以严格而言,现在的巨头系并不算真正直接进入P2P行业。
对投资人而言利大于弊
明年后,巨头们会不会真正直接进入P2P呢?经过上面分析,因为有天然流量,极低获客成本的光环加持,它们要进入P2P是更加容易取得成功的,并且利润可观。
对于我们普通投资人而言,如果有巨头的入场是利大于弊的。
竞争加剧会使得平台们比拼最好的服务和性价比最高的产品,作为投资人,钱在我们手上,我们可以择优而投。就像活期理财之争,余额宝现在性价比低,京东就有层出不穷的补充。
所以不必担心新变化的出现,投资人总有权选择最好的。
1.P2P投资理财的常见词
2.P2P投资理财的常见词
3.投资理财知识:什么是P2P?该怎么选择靠谱平台?
4.不投P2P还有什么理财产品可以选择?
5.网络理财安全吗2018年网络理财产品有哪些
以上内容就是关于“投资巨头加入P2P对投资者是利还是弊?”的全部内容,是由网友投稿,XM外汇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,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!感谢支持!
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。勇于开始,才能找到成功的路。赶紧阅读下一篇!
上一篇:90后怎么理财才能“不吃土”?